加载中 0 收藏

分享

乡村里的梦想家种蚕豆、养小猪、酿酱油,海归女硕士的“归园田居”梦

来源:东方网  2025-02-17 22:53  车价情报站

等天气再暖和些,沥江生态园里的嘉定白蚕豆就能采收了。这几天,沥江生态园总经理沈燕燕一有空就会到大棚里转转。望着白中带紫的蚕豆花,她充满期待:“今年我们做了温差实验,让白蚕豆提早上市。这样一来,从春天到夏天,我们都能尝到最传统的本地味道了。”

沈燕燕身上,有不少标签——“90后”、海归硕士、“农场CEO”……但她觉得最亲切的,还是周围人喊的一声声“佩奇姐姐”。英国留学归来后,一头扎进沪郊生态园,沈燕燕说:“做农业很幸福,我的梦想就是忙好田里那些事儿。”

“佩奇姐姐”的初心

从源头提升农产品品质,是沈燕燕从事农业的初心。

相比大家熟悉的青绿色蚕豆,嘉定白蚕豆颜色更浅,具有“白皮、白肉、白眼”的特征。去年,嘉定白蚕豆入选全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嘉定白蚕豆口感香糯,它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一度没落,经过各方专家努力才逐渐得以恢复。”回国经营农场后,沈燕燕就致力于培育具有嘉定历史文化传承的特色农产品,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到传统菜肉香。例如,她与专业农技人员合作,开展嘉定白蚕豆的提纯复壮,并且通过温差实验让白蚕豆提早上市,增强市场竞争力。“今年生态园内,我们白蚕豆的种植面积,比去年翻了一倍。从现在一直到五月份,白蚕豆都能分批采摘。”

被誉为“国宝”的嘉定梅山猪,是另一个例子。悉心养殖的同时,沈燕燕也在“生态链”上下了功夫。沥江生态园内的梅山猪睡上“发酵床”,在养殖过程中能做到“零排放、零污染”。沈燕燕说:“梅山猪‘发酵床’的原料来自园区残菜,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反哺农田,这种创新模式,也是传统生态智慧的延续。”经常操心小猪们的“生活起居”,她也因此被大家称为“佩奇姐姐”。

农业的“情绪价值”

地处嘉定的沥江生态园占地面积超千亩。步入园内,不仅有梅山猪、狮头鹅、珍珠鸡、黑山羊,还能“邂逅”兔子、奶牛、孔雀……农耕文化与宜人环境,让不少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生态园最美的季节,无疑是春天。”沈燕燕说,到春暖花开时,桃花嫣红、梨花雪白、油菜花金黄,近几年,生态园每年都会举办“三花节”。“今年我们在山坡上种了晚樱,那里还有一片竹林,挖春笋的活动很受亲子家庭欢迎。”

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如画卷一般徐徐铺展。沈燕燕说,多年来,“自给自足”已经成为生态园的传统——入口的蔬菜瓜果、肉禽蛋奶,都源于农场种养。“我们的酱油、米醋,也都是自己酿造的。”沈燕燕说,沥江酱油酿造过程需要一年,仍采用日晒夜露的传统做法。“白天,依次打开酱缸,让豆酱充分享受太阳的热度,炎热使酱缸中的微生物迅速发酵,这就是日晒;到了晚上,白天的热气渐渐散去,酱味开始浓缩,这就是夜露了。”

种养之外,沈燕燕对这片土地怀抱着更大的梦想。近年来,沈燕燕积极帮助当地农户共同致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积极转型。从“卖产品”到“卖体验”,沈燕燕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农业的“情绪价值”,这也正是她本人“归园田居”后收获的宝藏。

你会继续做农业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沈燕燕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啊。农业有一种天然治愈力,做农业真的很幸福。”

评论区
最新评论
车市E家 > 头条 > 乡村里的梦想家种蚕豆、养小猪、酿酱油,海归女硕士的“归园田居”梦

推荐阅读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