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0 收藏

分享

江苏东海县:1000多件非遗文创产品亮相

来源:新华网  2024-06-03 13:11  新车派

6月2日,东海县以“晶彩非遗 国韵传声”为主题的非遗市集在东海人民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设立了糖画、棕编、泥塑等非遗展位,30多位非遗传承人带来了1000多件非遗文创产品,吸引诸多市民前来观看,沉浸式体验“家门口”的非遗文化魅力。

广场上,各个展台前人流涌动。一把银制的茶壶上,镶嵌着唐僧师徒四人,工艺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生动细腻。在金银制作展台,用银器匠心打造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市民目光,东海县金银细工第五代非遗传承人王印正在聚精会神地用锉刀小心翼翼对人物面部进行打磨。“我18岁就跟随着父母学习金银制作,并赴上海求艺,目的就是要让这一传统的手工工艺传承下去。”王印说。

在现场,王印面前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平头錾、圆头錾、扁头錾、方头錾、尖头錾等,一件件加工技艺精湛、款式新颖,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生动细腻的袖扣、耳钉、胸针、戒指等吸引很多年轻人询价。东海的金银器制作技艺,属传统的手工工艺生产,是连云港市第七批非遗保护项目,2023年11月被认定为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用白水晶雕刻的《蜗牛》、茶水晶制作的《龙龟》、绿幽灵制作的《麒麟》,在水晶雕刻展台上,巧夺天工的水晶制品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73岁的江苏省水晶雕刻非遗传承人吴兆娥正忙着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水晶雕刻技艺。东海水晶雕刻,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东海水晶雕刻是以水晶为原料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利用天然水晶丰富的包裹体特点,采用借景、借色、借形,通过圆雕、浮雕、透雕、反雕、阴雕、阳雕等雕刻手法,结合使用局部喷砂、镶嵌点缀及光影效果等技艺,通过与其他材质结合,创作出各种不同艺术效果的精美作品。目前,全县水晶产业从业人数近30万人,拥有相关企业3000多家,年产500万件水晶雕刻工艺品,成为世界水晶原料集散地和水晶雕刻艺术品贸易中心。

“今天专门过来体验一下版画的制作过程,孩子也觉得非常有趣。”在少儿非遗手作体验区,市民王梅和女儿在版画老师郭锦珠示范下,亲自动手体验从画稿、刻板、打墨、印刷的版画制作过程。活动现场,很多居民带着孩子一起逛非遗市集、看非遗展演、动手体验非遗制作,感受非遗魅力,享受亲子时光。

“非遗市集给传承人提供了展示、销售、交流的平台。”东海县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馆长陆荣说,“我们将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形式让市民体验‘非遗就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东海县十分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先后通过开展非遗调查、建立非遗传承机制、加强非遗宣传推广等,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完善,传承队伍逐渐壮大,市民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逐渐提高,非遗传承得到了创新发展。目前,东海县共有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7项,市级42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人和近30个非遗项目传承基地。近年来,先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少儿版画创作基地、全国文化先进县,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丰硕。

评论区
最新评论
车市E家 > 头条 > 江苏东海县:1000多件非遗文创产品亮相

推荐阅读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