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0 收藏

分享

2025年,再无造车“新势力”

来源:盖世汽车  2023-02-27 15:55  专用汽车报

提到造车新势力,估计90%的人会想起“蔚小理”。

但就在最近一次给身边人推荐新势力产品的时候,缸哥却被一句“为什么要叫新势力、现在新品牌不是这么多吗”给问住了。

是的,都2023年了,蔚小理成立至今也超过7年的时间了,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造车新势力,真的还“新”吗?

当下的新能源车意向消费者,其实也有烦恼,但却是幸福的烦恼,因为这个领域卷到起飞,他们可以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无需将就。

这不,一边的阿维塔、深蓝等好像还没捂热,吉利又搞出个专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银河系列,成为了2023年的第一个重磅炸弹,吸引关注无数。

看到银河“冉冉升起”,缸哥是感慨万千。曾几何时,吉利还是燃油车时代的“自主一哥”,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自主车企里的“激进派”,因为在银河之前,吉利本就有几何、睿蓝,如果算上“亲戚”,那么还有一个很能打的极氪。

更重要的是,像吉利这样“摇身一变”的传统品牌正在增加,自主也好,合资也罢,它们有的推出新能源系列,有的直接推出新能源子品牌。

广汽旗下的埃安、北汽旗下的极狐、东风旗下的岚图、上汽旗下的飞凡/智己;除了前文提到的吉利系外,还有长安的深蓝、长城的欧拉、奇瑞的奇瑞新能源,以及专注高端的比亚迪仰望、腾势,还有奋斗在低端出行一线的五菱EV系列。

合资这边,也有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奔驰EQ系列、宝马i系列......曾经佛系不上进的合资车企巨头,好像也开始铆足了劲。

近两年,感受到了“中年危机”的传统车企,对于拥抱新能源这事开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望,它们甚至主动制造与新势力“短兵相接”的机会。

是的,既然有这么多人喊着“上半场要结束了”,那么传统车企自然就高举新能源战略,一个接一个冲出来“打扫战场”了。

我们必须收起对合资慢半拍的嘲笑,因为这些传统车企巨头一旦认真起来,能量仍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去年凭借着ID系列,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新能源车销量双双突破了9万辆。

在这“此起彼伏”的背景下,或许只有后来的小牛、恒大包括正在酝酿中的小米等,才更适合“新势力”一词,即便跨界的它们生死未卜,却也是轰轰烈烈的造了一场车。而开头提到的蔚小理,甚至是哪吒、零跑、赛力斯,已然渐渐成为前辈。

当年的造车新势力之所以新,是因为那时“纯粹”的新能源车企为数不多,以蔚小理为代表的车企敢闯敢冲、造车思维超前,它们的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汽车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

回看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史,缸哥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合资品牌独领风骚。上海大众、广州本田等车企气势如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品牌只有当配角的份。

第二个阶段是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包括前期主攻燃油的吉利、长安、长城、奇瑞、传奇、荣威等,以及后期All in新能源的比亚迪、蔚小理、哪吒、零跑、问界等。

第三个阶段是合资品牌奋起追赶,跨界造车企业纷纷加入。被比亚迪、蔚小理秀一脸之后,合资品牌再也坐不住了,而不少“外行”企业看到新能源车这块大蛋糕,也纷纷硬着头皮砸钱,势必要分上一块。

传统车企不再传统,新势力不再新,各方势力“殊途同归”,这是新时代汽车市场的一个显著特色。

在缸哥看来,2025年或许会成为一个分水岭,因为这一年出现在了很多车企的战略计划书里。

比如,大众就公然叫板,称2025年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其电动跑车也有望于2025年发布;现代会在2025年推出IMA纯电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打造17款新车;就连“不开窍”的马自达,也会在2025年推出8款新能源车。

来自豪华阵营的沃尔沃宣称,2025年电动车的定价会与燃油车相同;奥迪也曾表示,到2025年要推30余款电动车。

那些还在“娘胎里”的造车势力,也把2025年当做一个重要节点,如索尼联手本田打造的新车会在2025年推出;苹果计划在2025年推出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

此外,自主品牌还会继续卷智能,例如小鹏希望在2025年进入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长安预计在2025年实现L4级量产,自动驾驶会在2025年迎来重要进阶。

“有野心”的自主品牌则把目光放到了海外,如蔚来拟2025年进军美国市场,这意味着要在特斯拉的主场与其硬碰硬;在国内已是一马当先的比亚迪,计划2025年在日本开100家门店。

还有曾经看不起电动车、现在却又坐不住的顶级品牌,法拉利将于2025年推首款电动车,宾利首款电动车将在2025年正式下线。

就连专注于电动汽车生产业务的富士康,也以“2025年获得电动车业务5%份额”为目标。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变得空前成熟,能活下来且步伐平稳的车企自然会成为“主流”,而真正意义上的“新势力”,倘若不是有绝招,要么被迅速绞杀,要么就吊着一口气,能撑一年是一年。

但转念一想,后来者还能有什么绝招呢?襁褓中的小米,车型信息一经露出,就已经被许多人不看好,缸哥甚至担心,就连届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苹果汽车,也会泯然众人矣。

我们很难预料2025年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甚至企业创始人的性格和作风,都会决定着品牌的宿命。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谁会希望“造车新势力”这顶帽子一直在自己头上。

总而言之,造车新势力的“新”迟早会褪去,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丰田大众”或“BBA”,是这一届造车新势力需要面对的问题。

评论区
最新评论
车市E家 > 观察 > 2025年,再无造车“新势力”

推荐阅读

 RECOMMEND